融证通平台 逐梦之路,初心不改——崔桂忠的追梦历程
发布日期:2024-08-30 07:57 点击次数:79
文丨倪玉融证通平台
因为热爱,所以坚持!因为坚持,梦想花开!
在广袤的时代画卷上,有一位坚韧不拔、心怀梦想的战士,他以军旅为舞台,以地方为沃土,笔耕不辍,书写着属于自己的传奇故事。他,就是崔桂忠,从一名普通的海军战士,成长为上校团政委,后又以转业的智慧选择,踏上地方发展的广阔天地,最终成为“追梦”成功的典范。他先后出版个人专著一部,撰写理论文章200余篇,发表时事评论1000余篇,多次受到组织奖励,先后3次荣立三等功,2次被评为优秀公务员,2次受到中宣部奖励和专项支持奖金。
追求梦想,不负青春韶华部队是所大学校!1985年10月,崔桂忠如愿以偿的穿上了上白下蓝的水兵服,来到著名军港旅顺成为一名光荣的海军战士。崔桂忠暗自下定决心,立志成为有用之才,为国防、为社会做出贡献。为了践行这个梦想,崔桂忠用自己的行动去浇灌梦想之花。入伍第二年,崔桂忠被组织推荐考上了军校。在军校里,崔桂忠一边勤奋学习专业、一边对文学创作产生浓厚兴趣。崔桂忠撰写的多篇富有哲理的散文化青春寄语,在《人民海军》报发表了,受到组织欢迎和同学们的好评,也鼓舞了同学们的奋斗热情。崔桂忠一发而不可收,由此开始走上写作之路。
回到部队,作为部队技术骨干,崔桂忠坚持以本职工作为主,一边想方设法带好自己管理的分队,一边利用业余时间,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宣传身边的好人好事,发表了《一群拓荒牛》《桃子熟了》等新闻作品,《大山里的水兵喝上鲜牛奶》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播出。散文《牵挂》在《中国青年报》全国征文大赛中获奖。从分队长、干事、教导员、政治处副主任到团单位政委……身份变了,要求不能变,追求也不能变。崔桂忠始终不忘初心,坚持梦想,无论工作多忙,都坚持每天抽时间学理论,学时事政治,工作中注重结合实际学,做到了边学习、边思考、边实践、边总结,及时把学习成果转化为工作能力。结合工作实际,先后撰写了大量政研文章。先后在《解放军报》《人民海军报》《大连日报》等军内外媒体刊发作品500篇。
2012年为国防奉献了27载的崔桂忠依依不舍的脱下了心爱的军装,怀揣着在军旅期间发表的40万字的《蓝色梦想》作品集和3枚军功章,投身到地方经济建设大潮。
钻研理论,紧扣时代脉搏没有信仰,就没有传播真理的持久动力和行动。邓小平同志说:“要教育人民,必须自己先受教育。”作为共产党员,必须信仰马克思主义,特别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面对自主择业和转业安置两种选择,长期从事部队思想政治工作的崔桂忠,谢绝了地方企业高薪聘请,选择了转业安置。20多个岗位可以随心所欲选择,崔桂忠却出人意料的了去区委政研室。有人劝他说,那么大岁数了,在部队还是领导,就不要再干写文章的苦差事了。但崔桂忠痴心不改。他一直把学习、研究、传播党的理论创新成果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作为自己最神圣的职责。每当党中央提出新的思想理论观点,崔桂忠都及时学习研究,并且撰写时政评论或理论文章发表。仅党的十八大以来,崔桂忠就在各类报刊发表时政评论和理论文章300多篇,2014年被“求是网”评为全国20名优秀作者之一。
给别人一碗水,自己必须有一桶水。学习和传播党的理论创新成果,必须要有扎实的理论底蕴。只有自己真正学懂弄通了,才能把深奥的道理讲得通俗易懂,使受众如沐甘霖、如浴春风,感受真理带来的愉悦。尽管平时工作比较忙,但长期的职业锻炼养成了他爱写东西的习惯。中国梦,是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所提出的重要指导思想和重要执政理念。习总书记把“中国梦”定义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梦想”,并且表示这个梦“一定能实现”。对总书记的新思想,崔桂忠在及时学习、深刻理解的基础上,写出了《梦想花开别样红》理论文章。2013年5月9日此稿在《辽宁日报》首发后,当日人民网、光明网、求是网等30多家网站纷纷转载,引起强烈反响。光明网还以此稿为主题,制作了一期《让中国梦梦想花开别样红》专辑。
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强调“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正式提出“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2017年1月,《辽宁日报》约他围绕牢固树立核心意识撰写评论文章。接到任务后,他认真研究,仔细揣摩,感到增强核心意识,首先要正确理解把握其内涵和实质,这是一个前提,对“核心意识”,不但要“知其然”,而且还要“知其所以然”,在正确认知的基础上,解决好“怎么办”的问题,即解决好如何把增强“核心意识”转化为实践行动的问题,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习近平总书记的核心地位。于是,他写出了《思想上深刻认同核心》《政治上坚决维护核心》《组织上自觉服从核心》《感情上坚决拥戴核心》《行动上坚定紧跟核心》5篇系列评论。这组评论一经刊发,便引起强烈反响,包括新浪网、凤凰网很多知名网站纷纷转载,获得中宣部专项支持奖金。
对于一个基层理论工作者来说,这不仅是其自身功底的体现,更是反映出崔桂忠追求梦想付出的努力。2022年因在《辽宁日报》发表22篇时政评论,他再次获得中宣部专项支持奖金。
捕捉时评,洞悉社会万象对很多人来说,时事评论是充满火药味。你好、我好、大家好,就是不能去说不好。崔桂忠却不以为然,他一直关注着社会热点,致力于为大家带来真实、客观的信息和观点,坚守正义、良知、爱心、理性,“让无力者有力,让悲观者前行”。他敢于拿起手中的笔,对各种歪风邪气、贪污腐败、社会不正之风进行抨击,对一些丑恶现象进行解析,对司空见惯又熟视无睹的事件进行深度挖掘,成为激恶扬善的急先锋、成为主持正义的真诚卫士。而对于社会的正能量,崔桂忠更是积极通过时事评论文章进行大力弘扬。
医保改革、师风师德、食品安全、雪灾震灾、坑蒙拐骗、官场丑闻……这些评论涉及了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多个领域,内容涵盖了国内外各种重要事件和话题。通过这些评论,他努力为读者提供了深度思考和独到见解,引起了不少关注和讨论。
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提出,党的各级组织和全体党员必须对党忠诚老实、光明磊落,说老实话、办老实事、做老实人,如实向党反映和报告情况,反对搞两面派、做“两面人”,反对弄虚作假、虚报浮夸,反对隐瞒实情、报喜不报忧。做人就要忠诚老实,崔桂忠结合自身体会撰写的《不做“两面人”》时事评论文章发表后,区委主要领导在全区领导干部大会上给予高度评价,要求大家对号入座,对党员领导干部起到了警醒作用。
《宗庆后常年在小店理发,“真正的老板是节俭的”》 《坚持锻炼不仅仅1年多赚17万,更重要的是身心健康快乐》《整治旅游宰客乱象:多些洪荒之力,少些无能为力》《村书记坐拥60亩地盖别墅,小村官大硕鼠其恶如虎》《央视记者燕郊采访受阻,难道有什么见不得人的事吗?》《一个11.08亿,死刑!一个9.43亿,死缓!严刑重典方能震慑巨贪》……崔桂忠一篇篇洞悉社会万象的时事评论,娓娓道来,引发读者的思考,成为弘扬真善美批评假丑恶爆款文章。
京都闻道阁是一家创办5年的知名自媒体平台,每逢周一三五推送,崔桂忠坚持给这个平台撰写时事评论文章,成为“霸占”头条位置时间最久、最频、最多的作者,没有之一,到发稿为止,崔桂忠已经在《京都闻道阁》发表时事评论文章700多篇,其中头条为500多次,连续4年被评为优秀作者,《崔桂忠文集》排在推荐阅读文集之首。2024年6月19日,《京都闻道阁》专门推送《崔桂忠时评文集700篇卷》,引发热议和好评。“积薄而为厚,聚少而为多、四年七百篇,文为时而作”崔桂忠用20个字深情回顾了700篇时评的由来。
一元复始,万象更新。每年的新年贺词也都是撰写时事评论的绝佳机会,崔桂忠认真对待每一次撰写贺词机会,与时俱进,畅享未来!令人振奋,催人前行!他先后撰写新年贺词10多篇,作品刊发后被很多人收藏。不仅如此,崔桂忠还经常为各家杂志撰写卷首语,《领导决策》杂志是大连市市委机关刊物,一年出版12期,2020年崔桂忠一人独立上卷首语7篇,创造了外来稿采用记录。由人民出版社主管的《雷锋》杂志2024年第5期再次选登崔桂忠的《大力弘扬见义勇为的雷锋精神》作为卷首语。
“我已将心托明月,明月有情不相负。”接受采访时,崔桂忠说,他将继续履行自己的责任,关注社会热点,为民营经济呼,为人口危机呼,为农民农业呼,为小商小贩呼,为法治公开呼……一如既往地坚持自己的风格,尊重自己的内心,张扬自己的个性,持续为读者带来真实、客观的信息和观点,唤起更多人对社会问题的关注和思考,促进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 作者简介:倪玉,笔名海无边、一言、宁浦、王玉,系海军大连舰艇学院自主择业军官,自由撰稿人,现任大连星海会展商务有限公司副总经理。20年军旅,3次荣立三等功。曾任中国军事写作协会会员,《中国贸易报》《消费日报》《中国海洋报》《中华建筑报》《海军杂志》等多家报纸及杂志记者、特约记者、特约撰稿人,著书及参编教材累计32部,发表新闻作品、文学作品、评论作品1000余篇,获各类征文奖近100项。从事会展业20年,撰写各类策划案、相关材料及发表推文超1000余篇(份)。原创文章,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编辑:易书生融证通平台
发布于:北京市